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发布人:苏迪公司  发布时间:2019-11-04   浏览次数:64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

2017 年 12 月 15 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为定位,明确提出了建设目标:到 2020年,5~7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2~3个学科位居世界一流前列,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2030年,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4~6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学科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汇聚一流、形成高峰;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创新机制、鼓励交叉;促进新兴、引领发展”为指导思想,在2017-2020年期间实施“2511”学科建设计划:重点建设2个领先一级学科、5个优势学科群和1个特色学科群、1个交叉学科群,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在近百年的建设发展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呈现出鲜明的航天国防特色,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文化、“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的团结奋斗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哈工大精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航天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学校将主动适应国家战略,持续凸显人才培养优势、科研优势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引领创新。到 2020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点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如下: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四个服务”为根本遵循、以“四个坚持不懈”为重要目标、以加强党的领导来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以一流大学建设成果来检验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构建具有哈工大规格、彰显哈工大功夫的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进本科生教育的四大体系建设,实施研究生教育的五大工程,实现人才培养向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型。

建立目标明确、责权一致、分类评聘、流动有序的人事制度机制,形成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哈工大规格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

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工科领域国际学术重镇,实施科学研究创新的方向、队伍、平台、领导力、环境和智库的六大工程建设,产出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实施“领航2020”工程,全面构筑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地区的区域创新网络,提升科学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进一步凝练哈工大精神文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计划”等重点举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着力构建与一流大学建设相匹配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重内涵、求实效,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国际化四项关键行动计划,显著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形成学术与行政权力之间、学校与学院之间良好的平衡关系,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深化社会参与机制创新,完善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

为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决策、运行和自我评价机制,提高资源筹措和配置效率,形成统筹有力、指挥有序、调度有方、行动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建设内容和推进措施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保证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20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将以雄厚的整体实力、丰硕的建设成果,展现一流大学的建设成效。

一、建设目标

(一)学校近期、中期及远期建设目标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精神,哈尔滨工业大学确立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建校100 周年时,形成精英汇聚的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模式,显著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打造3~5个世界一流的交叉创新科研平台,产生3~5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成果,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数量比 2010年翻一番,推动更多学科走进世界舞台中央,5~7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2~3个学科位居世界一流前列,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成为全球航天领域的学术重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策源地、和谐与共的精神家园,培养造就一大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

2030年、建校110 周年时,形成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势学科群,形成理工为主、多门类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4~6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学校成为世界各地优秀学生向往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到本世纪中叶,学校一批学科进入世界前列,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世界顶尖大学,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卓越贡献。

(二)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1. 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学校将统筹考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在确保实现2020年建设目标的同时,为实现2030年和2050年建设目标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在未来3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哈工大始终高质量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形成及保持学科高峰,学科结构不断优化,使学科的整体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使学校从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发展到成为世界顶尖大学。

1)学科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为目标,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发展高水平特色及优势学科为驱动,以“汇聚一流、形成高峰;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创新机制、鼓励交叉;促进新兴、引领发展”为指导思想,全力推进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学校将进一步深度整合办学资源,在具有优势的工科领域率先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同时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大力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进一步突出服务国防、航天的特色,进一步加强理科建设,加速发展管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形成具有明显特色、强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势学科群,为建成理工为主、多门类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2)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实施一流学科及学科群建设计划

经过“985 工程”“211 工程”的长期建设,学校已有一批学科具备或储备了冲击世界一流的能力和水平。以这些学科为基础,学校启动和实施一流学科及学科群建设计划,具体内容是:

突出优势、领先发展,以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为目标,建设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高峰引领、提升高原,以核心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参与学科的若干优势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目标,建设土木建筑、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电气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学科群;

突出特色、满足需求,建设航天科学与工程特色学科群;

优化结构、带动发展,建设大数据与管理科学交叉学科群。

3)鼓励交叉,促进新兴,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鼓励学科交叉,促进新兴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引领学科发展。建设生命科学中心、数学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基础学科平台,引领学科发展。建设空间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航空宇航动力研究院、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生物信息技术研究院、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院、环境生态研究院等一批开放共享交叉平台,持续培育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新的增长点。

紧密结合学校整体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将理学学科建设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的建设重点,从政策保障、资源配置上给予大力支持。着力培育和推进形成经济、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的优势方向,完善学校整体学科布局,提升对创新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保障能力,有力支持学校的一流大学整体建设。

4)构建评价体系,加强绩效评价、实现动态调整

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综合国内外学科评估与评价指标及学科内涵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科层次,分类制定学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绩效评价,实现动态调整。对一流学科、特色学科、前沿与交叉学科,更加注重国际排名的有关指标及标志性成果的产出;对支撑学科和基础学科更加注重国内评估有关指标及学科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以三年为周期对学科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对学科的层次、规模及资源配置等进行动态调整。

2. 拟建设学科及学科群

以位居国内前列、具备冲击世界一流条件的学科为基础,哈工大在2017-2020年一流大学建设期间拟实施2511”一流学科建设计划。进入该计划的学科及学科群是:

以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为目标,建设2个一级学科: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核心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参与学科的若干优势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目标,建设5个学科群:以土木工程为核心学科,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土木建筑学科群;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核心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以控制科学与技术为核心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自动化与电气电子工程学科群;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核心学科,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以机械工程为核心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学科群。

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突出学科特色,建设1个特色学科群:航天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其核心学科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主要参与学科是:光学工程、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为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建设1个交叉学科群:大数据与管理科学学科群,其核心学科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参与学科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拟建设学科及学科群对学校整体水平的带动作用

1)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打造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新格局

通过建设,将推动学校一批高水平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使学校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通过建设,将促进学校创新学科建设组织模式与建设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极大地提升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水平,促进和加快新兴交叉学科的培育与发展,形成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新兴交叉学科为新增长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新格局。

2)突出优势,强化特色,走出哈工大特色的世界一流办学之路

通过建设,学校将进一步突出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凝练并凸显强势、优势和特色,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找准哈工大长期以来形成的特色优势与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国防建设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契合点,走出一条哈工大特色的世界一流办学之路。

二、建设基础

(一)办学理念及办学定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办学理念及办学定位。

1.办学理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承“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弘扬“精神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大师+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协同融合、攻坚克难、奉献担当”的科研特色、“对俄引领、全球覆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色,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办学定位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生命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为广大学生向往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成为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全球航天领域的学术重镇,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

(二)整体水平及优势特色

1.整体水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建设,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已发展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航天特色鲜明、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全国著名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持续带动办学水平的提升,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优势学科。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9个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五位。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三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10个一级学科进入前五名,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9个一级学科进入前十名。在 US New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工程学连续2年位列世界第7位、2017年位列世界第6位。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研究机构行列,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成为国内拥有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学科的3高校之一。

学校始终传承老一代哈工大人扎根边陲、甘于奉献的光荣传统,不断强化精神引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信念坚定、思想过硬、锐意进取、业务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边疆北国筑起人才高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3727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77.5%。现有两院院士3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4人、讲座教授16人、青年项目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1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6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入选者2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6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拥有以获得全国杰出专业人才先进集体、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牌的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水平创新团队。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入选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21个。近三年连续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等称号。

学校在“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超过110亿元,名列国内高校前茅,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学校现拥有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科研平台获批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级重点实验室。牵头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入选“2011协同创新计划,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受到刘延东副总理高度肯定。牵头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功获批,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东北地区首个大科学工程。以哈尔滨博实、奥瑞德、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为代表的参控股企业市值超过 400 亿元,科技产业规模位居国内高校前茅。

2.优势特色

在近百年的建设中,哈工大心系国家命运,努力克服地域偏远、经济发展迟缓等限制因素,扎根边疆,甘于奉献,刻苦攻关,辛勤耕耘,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呈现出鲜明的航天国防特色,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文化和“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的团结奋斗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哈工大精神,为国家国防、航天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和中心工作,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把培养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的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作为己任,着力构建核心价值塑造、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完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个性发展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造就了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注重两化深度融合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重大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科研实力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形成了服务航天国防、引领创新发展、探索国际学术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特色和优势,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等多个奖项。

学校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取长补短,形成了以对俄交流为特色、欧美交流为重点,涵盖亚、澳、南美和非洲合作的大外事工作格局。学校与俄罗斯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发起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并纳入中俄人文合作机制框架,六年来累计开展了40余项大型中俄科技人文交流活动,5万余名中俄师生参与并受益,成为中俄人文合作机制框架下最为活跃的项目之一。

学校按照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原则,创建了以立足海洋、服务山东、拓展国防为定位的威海校区和以扎根深圳、服务国家、面向国际为定位的深圳校区,形成了“一校三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威海校区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构建了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和特色学科团队,形成了鲜明的船舶海洋特色。深圳校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深圳经济优势,研究生培养成效显著,国际联合办学和优势特色办学进展顺利,高端人才汇聚的“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彰显。

学校坚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形成了精神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的思想政治工作特色,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先进典型,相关经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言。学校曾3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3次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建校以来,30余万学子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他们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共和国将军;既有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有著名企业家,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三)重大成就及国际影响

1.重大成就

1)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成效显著

实施一系列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构建了具有哈工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十二五”期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立项5925项,累计获国际和国家级奖励3158项,7名同学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近五年,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6项,其中一等奖34项。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率先探索和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率先开展硕士生分类培养和研究生“结构化”面试改革,先后获国家级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推动了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连续三届获得 “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共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奖71篇,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近五年,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总数2万余篇,人均发表SCI论文2.24 篇、EI论文2.59篇、申请专利0.88项。2016年博士毕业生共发表SCI影响因子大于5的期刊论文197篇,比2013年增长三倍多。培养了一批以微小卫星、机器人、复合材料等团队为代表的研究生创新群体。我国首次由博士生担任总师,学生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紫丁香二号”和“紫丁香一号”纳卫星运行良好,哈工大已成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熏陶下,学校培养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一批党政军领导人,解放军总装备部原部长李继耐等一大批共和国将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等一大批航天英才,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范绪箕、清华大学焊接专业创始人潘际銮等一百多位大学校长、八十多位两院院士,中兴通讯总裁赵先明、猎豹移动总裁徐鸣等一大批产业翘楚,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各界精英。哈工大培养了大批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航天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3)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

近五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16篇研究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居全国高校第3位,12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居全国高校第5位;连续五年6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项目数居全国高校第2位、信息学部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5位;发表科技论文3.3万余篇,每年发表的SCI、EI文章数始终居全国高校前列。黄志伟教授在艾滋病病毒结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4篇;高会军教授作为唯一一位中国科学家入选2014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科学家;杜善义院士成为首位获得“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世界学者奖”的中国科学家。

4)取得一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进行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首次实现双向多种数据在轨激光通信,首次实现磁聚焦霍尔推力器的空间应用,星地激光链路通信试验成功助推我国空间高速信息传输领域进入世界前列,在神光-Ⅲ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研制中首次实现激光全自动束靶耦合引导。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快舟二号、紫丁香二号、吉林一号、紫丁香一号7颗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七战七捷屡创我国航天发展新纪录,哈工大已成为我国与国际同步发展的航天器及有效载荷创新研发基地。

“十二五”期间,学校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4个,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励38项,其中国家科技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3项;获发明专利授权近5000项,较“十一五”翻了一番。2011年被四部委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是35家获奖单位中唯一高校。2013年入选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计划。国家天文台为感谢哈工大对国家大科学工程500米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的突出贡献,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哈工大星”。

5)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在东北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按照“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打造了7个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汇聚产业化资金20亿元,有效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十二五”期间,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近9000项,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贯彻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组建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汇聚创新要素,打造高水平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平台,相继成立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工大焊接集团、哈工大大数据集团、哈工大卫星激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雷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博实公司、奥瑞德公司、哈工大软件公司成功上市。“十二五”期间,学校在黑龙江技术成果转化成立的企业创造产值近80亿元,被誉为“龙江第一技术创新源泉”。

2.国际影响

随着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哈工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16年,学校在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151-200位,在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278位,在U.S. 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03位。根据 2017年5月ESI 最新数据,哈工大有9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材料学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在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工程学连续2年位列世界第7位,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进入世界前50位。2012年12月,美国知名杂志《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发表文章称:“也许应该让中国人进入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美国重要航天研究中心,以换取美国人进入像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样的中国顶尖航天研究中心的机会” 。

学校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280位教师担任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期刊编委会的重要职务,其中周玉院士担任国际陶瓷联盟秘书长;谢礼立院士担任国际强地震学学会主席、国际地震工程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被推荐为由全世界25名顶尖专家组成的联合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国际减灾十年”特设专家组专家,李惠教授当选国际结构控制与监测学会(IASCM)理事长,马军教授获 2016 英国皇家化学会“可持续发展水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学者。

学校形成了以对俄交流为特色、欧美交流为重点,涵盖亚、澳、南美和非洲合作的大外事工作格局。对俄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经费数量位居全国高校首位。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哈工大中俄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基地”,牵头中俄56所精英大学成立的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被纳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框架,2012年至2016,双方院校共派出1600余人赴对方成员校交流学习。与欧美一流大学保持密切合作,是中欧人文合作机制框架下中欧工程大学联盟的创始成员,累计参加了17项欧盟“伊拉斯莫斯”合作项目;与美国常青藤联盟高校、Big Ten联盟高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及师生互换、互访机制;发起并建立了中澳C9-Go8精英

大学联盟合作机制;与日本八大国立大学保持着紧密合作的传统。获批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一类),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以留学生培养和科研合作为重点,开展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高校的实质性合作。近五年,学校建设国家“111引智基地”8个(含前期批准项目),举办“中国-乌克兰科技论坛”“中国-俄罗斯科技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145次,师生出国(境)交流19465人次,来自128个国家的万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达到总数的65%;4位外籍教师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

公派项目”连续10年公派留学师生人数位居全国签约高校前列;在教育部港澳交流“万人计划”中,项目执行人数位居内地高校首位。

(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1)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哈工大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看,高等教育和一流大学的中心始终伴随世界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的迁移而迁移。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将逐步缩减与美国 GDP的总体差距,中国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战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出新的蓝图。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和平崛起为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哈工大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抓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机会,提升学校的战略适应力,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发挥哈工大在国际化战略中对俄对乌交流合作的“领头羊”优势、持续凸显科研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在参与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引领创新。

2)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哈工大优势特色高度契合,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绝佳契机

哈工大在历史上几次成功转型,都源自能够主动与国家发展需要相适应,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形成了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办学优势。当前,中国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总体要求都与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高度契合,为哈工大持续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绝佳契机。学校需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在为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作贡献中求发展、提水平、创一流。

3)“双一流”建设的国家行动是哈工大快速提升综合实力的重大机遇

2015年8月,中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和“进入世界一流前列”的明确要求,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三步走”路线图,明确了建设和改革任务。2016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高等教育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使命责任,为“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政治基石。未来几年将是全国高等教育分层次发展、学科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哈工大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学术地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期。学校必须紧抓机遇,迎难而上,加速一流大学建设。

4)哈工大近百年发展积淀形成的优秀文化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一代代哈工大人的不断努力、不断感悟、不断总结、不断凝练与升华,哈工大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文化和“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的团结奋斗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哈工大精神,支撑着哈工大人在艰苦条件下、在国家边陲地区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为哈工大人提供着不竭的精神滋养和开拓进取的动力。这些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既是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哈工大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共同标准和行为规范,为哈工大发展进步、走向世界一流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在建设一流大学过程中,学校将结合哈工大特有的精神文化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远大目标,持续打造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多元校园文化,彰显哈工大的历史传统自信、优势特色自信和精神文化自信。

2. 面临的挑战

1)日益严峻的国际高等教育竞争增加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难度

当前,世界经济大国和强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国家都把办一流大学、培养精英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如德国“精英大学计划”、日本“全球顶尖大学项目”、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5-100计划”、英国“促进大学教育科研和市场化水平双提升战略”等,使全球大学竞争明显加剧,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对顶尖师资、优质生源的争夺愈演愈烈。这种趋势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难度,对中国的“双一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接受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对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学建设更具适应性和创造力的战略与组织创新机制,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实现内涵式发展。哈工大在一流大学建设中要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挑战,全面推进学科创新和学科融合,形成更具前沿引领、世界一流的学科群;要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更高要求,要代表中国的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与世界名校同台竞争,使中国高等教育理念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思想源泉,使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3)东北地区人才与经济发展现状对哈工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挑战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正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经济发达省份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客观差距,直接影响了学校生源质量和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稳定、引进、培养,一定程度制约了师生创新创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对哈工大扎根龙江大地创建一流大学提出了巨大挑战。哈工大将把握东北地区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期、有利发展机遇期、大有作为窗口期的重要特征,积极助推东北地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传统产业集中负向拉动的严峻挑战,积极开展与区域的全方位、宽领域、多样化合作,引领更多人才参与东北地区干事兴业,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东北地区落地转化,变不利为有利,变挑战为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做出贡献。

三、建设内容(2017-2020)

(一)重思政、强党建,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1.建设内容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牢把握党对高校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四个服务”为根本遵循,以“四个坚持不懈”为重要目标,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构建具有哈工大规格、彰显哈工大功夫的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

2)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完善七育人长效机制和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3)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落实,坚持开展党建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题督查, 确保党支部始终都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坚强堡垒,确保学校始终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始终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2.推进举措

1)实施党的领导强化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完善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确保学校党委始终都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百年强校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管干部,实行“凡提五必”,构建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领导人员队伍培养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完善学校主导、学院主体、教师主人翁的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党要管党,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严明纪律这个关键、选人用人这个导向,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抓住继承和创新这两个关键环节,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办学治校水平。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力提升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重大舆情引导管控处置能力。

2)实施党建体系优化工程,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强化“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政绩观,不断完善学校党委主导、学院党委主体、党支部主心骨、党员主人翁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选优配强学院党委书记,严格执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实施细则。坚持精神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深入实施“党建强基”工程和基层党建品牌战略,完善先进事迹报告会制度,广泛开展航天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哈工大精神等行业、地域和学校特色精神育人活动。

3)实施党支部创新工程,打造一批“吸铁石”“炼钢炉”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行党支部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坚持教师晋职晋级、师生评奖评优前须征求党支部意见制度,每年组织党支部分类考核和“三会一课”交叉互审,全面开展党员互评、承诺答辩和群众评议。结合哈工大特点创新党支部设置模式和活动方式,广泛实行“大师+支部”模式,探索实行“项目+支部”“教师+学生”“榜样+支部”“创业+支部” 等模式,完善“系所+支部”“年级+支部”“班级+支部”等已有党支部活动方式。

4)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构建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确立全方位育人的教师价值取向。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面铺开“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大班总结”教学模式。强化党校、团校、社区、网络的阵地功能,实现入党启蒙、校训育人、榜样育人全覆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构建学生荣誉激励体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建设教育、管理、服务、支持一体化的学生工作信息化平台,基于大数据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学风建设与学业支持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内生动力。建立以精准服务为基础,以发展为导向,以责任、感恩、诚信为目标的资助育人机制。构建全程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实施研究生文化素质品牌计划、群团组织繁荣计划、公寓文化促进计划,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坚持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建设研究生心理服务站、研究生全媒体育人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新媒体的高度融合。完善创业课程、创业大赛、创业基地、创业咨询四位一体的创业能力培育体系,提升研究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

3.进度安排

 2018 年完成:

1)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完善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健全学校主导、学院主体、教师主人翁的人才工作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2)系统构建工作体系。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品牌战略、“党建强基”工程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学风建设与学业支持计划,构建全程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体系。

3)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大班总结”教学改革。

 2020 年完成:

1)构建起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和领导人员队伍培养体系。

2)全面推行“大师+支部” “项目+支部” “教师+学生” “榜样+支部” “创业+支部” “系所+支部” “年级+支部” “班级+支部”等党支部活动模式。

(二)重领军、聚团队,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1. 建设内容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一代代哈工大人扎根边疆、甘于奉献、铭记责任、攻坚克难所形成的哈工大精神为动力,大力弘扬“八百壮士”精神,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建设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思想过硬、锐意进取、业务精良的“四有”教师队伍。

2)充分释放各类人才活力

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导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换机制、以改革促发展,坚持分类施策,调动各类人才投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改革,打破身份固化、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教师岗位聘任体系;改进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坚持一流标准、坚守哈工大规格,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人才在不同类型岗位之间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和调控机制,强化教育教学和标志性成果激励,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调节杠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治学、全心育人。

3)支持凝聚一批高水平“大师+团队”

弘扬“大师+团队”的工作特色,打造能够汇聚人才、凝聚人心的事业平台,依托平台聚人才、育人才、出人才,不断将平台优势、团队优势、成果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吸引、集聚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坚持以用为本、按需引进,充分发挥高水平事业平台的作用,强化对俄对乌合作传统优势,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专兼职结合着力引进能引领学科方向、带领团队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支持、凝聚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破除制度壁垒,加速培育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4)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骨干人才

弘扬“大力提拔、大胆使用青年人才”的工作特色,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和发现机制,完善促进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全力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多元发展、奋勇争先、脱颖而出;实施系列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在政治上关心关注、在学术上助推助力,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集聚、培养、助推一批青年拔尖人才。

2.推进举措

1)实行师资队伍精神引领行动

设立师德建设委员会,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坚持教师考核评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将师德考核贯穿教师选聘、岗位聘任、晋职晋级、年度和聘期考核的全过程,对于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相关各项工作中“一票否决”;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开展“哈工大规格”“哈工大功夫”大讨论,定期举办青年学术骨干政治培训班,选派教师参加国情研修培训班,大力弘扬“八百壮士”精神,发挥团队文化特色,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四有”好老师;坚持选树先进典型,在重大攻关、急难险重、爱岗敬业等关键任务和日常考验中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充分利用教师节表彰、教学节宣扬、新教师入职宣誓等契机,以多种形式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校园氛围。

2)实行人才活力全面激发行动

健全教育教学支撑保障机制,突出教育教学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将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和课堂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岗位设置的依据并嵌入评价考核标准,引导广大教师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建立教师岗位长聘准聘制度,设置长聘、准聘岗,不唯帽子、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综合考虑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成绩、贡献和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学术影响,为高层次人才扎根东北、发挥作用“筑高地”,为优秀青年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搭梯子”。深化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强化岗位职责导向,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让具有不同特长的教师各就其位、各展其长,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学科整体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针对一流大学建设学科,以“优劳优酬,多劳多得”为原则,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建立“学校考核学科、学科考核教师”的二级绩效考核体系和多元分配模式,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实施领军人才与团队汇聚工程

实施讲席教授聘任计划,围绕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设置长短期相结合的讲席教授席位,加快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实施面向高层次领军人才的科学家工作室计划,给予一流的资源保障、政策倾斜和高度的自主权,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培育一流原创成果和一流人才。建立大科学工程、生命科学中心、数学研究院等人才政策特区,探索人才管理模式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以人才特区建设带动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建立人才共享与评价机制,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建立考核结果共享机制,打破阻碍人才交叉合作的体制障碍,促进教师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合作。围绕重大项目和创新团队建设需求,实施专职科研队伍建设计划,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健全薪酬福利制度、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建设一支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职科研队伍。

4)实施中青年人才培养系统工程

持续推进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建设,按照“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原则,提供长期、稳定的“人、财、物”支持,赋予充分的自主权,面向校内外吸引、集聚一批展现出领军潜质的青年学术带头人,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定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未来的“大师+团队”。坚持不拘一格、放手使用青年人才,结合准聘制度继续实施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教学拔尖人才选聘计划、重大项目突出贡献人才选聘计划,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多元发展、奋勇争先、脱颖而出。改革博士后制度,实施优秀博士后专项计划,将专职科研岗、博士后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紧密衔接,推动博士后和专职科研队伍成为集聚、培养和选拔青年人才的重要渠道。实施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提升计划,通过设置首席国际学术顾问岗位、举办科学家讲坛、选派中青年教师长短期出国留学、引进世界领军人物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举办青年学者论坛等多种方式,“请进来”和“走出去”,加强广大教师与国际学术前沿的常态化交流与互动。

3.进度安排

 2018 年完成:

1)完善系列配套文件和实施办法,建立起长聘准聘制度,完成现有教师的分类聘任,完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项举措稳步推进。

2)“学校主导、学院主体、教师主人翁”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校院两级初步形成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2020 年完成:

1)各项推进举措取得初步成效,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2)各类人才自觉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根本转变,逐步形成高水平人才与团队不断涌现的长效机制。

(三)厚基础、重实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1. 建设内容

1)健全体系、理顺机制,完善本科教学四大体系

全员育人,科教融合,健全三级联动的教学组织体系。深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机制,在教师中形成教学第一、育人为重的价值取向,从教与学两个方向激发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工科优势、科研优势和航天国防特色,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协同发展和“双促进”。发挥学校、院系、大类专业三级教学委员会的领导、组织、实施、协调作用,发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指导、监督、评价、咨询、反馈等作用,通过多级教学组织联动保障一流人才培养。

优化结构,更新内容,深化四个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从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科特色出发优化专业布局,立足优势特色和培养要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深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个性发展四个方面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专业、通识、创新创业等四大类核心课程建设。强化社会、人文、科学、工程四类十个模块的通识课程建设。更新课程内容,注重交叉复合,体现学术前沿和时代要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课程挑战度,开设荣誉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类建设全英文课程体系,满足留学生及本校学生对英文课程的需求。

激励创新,鼓励创业,强化四位一体的创新实践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完善课程体系、实训实践体系、平台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体系。以科研创新优势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做中学”优势完善四年不间断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以高水平的实验实践平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训需求,以文化引领、组织管理、导师扶助、政策驱动等强化人、财、物、地等的保障,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

成效为本,持续改进,完善多层反馈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外部质量保障、质量文化营造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来检验学习成效,完善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管理和成效评价。完善实时过程评教机制,实现课堂教学成效的闭环反馈;完善课程学习成效评价机制,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闭环反馈;完善学生离校前对总体学习成效的评价机制,实现毕业要求评价的闭环反馈;完善毕业生培养质量和职业发展跟踪调查和评价机制,实现培养目标评价的闭环反馈。

2)改革培养模式、拓宽国际视野、深化内涵发展,实施研究生教育四大工程

聚焦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实施本研一体化体系创新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分类培养、评价标准等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适应科技产业高速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完成“高水平、国际化、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本研一体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建设。建立面向国家战略的优势学科工程博士及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完成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调整机制建设。建设一批研究生精品课程、高水平数理基础课程及面向学科群的核心课程。建设一批研究方法类、学术写作及规范、创新创业及管理、职业伦理、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等研究生特色课程。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施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协同机制,鼓励跨学科、跨院系培养,强化问题导向的学术训练,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着力提高博士生原始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优秀生源选拔、校企协同培养和研究生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组织实施学科交叉、校企协同,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开展跨学科“大师+团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和学科交叉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博士生创新研究基金和创新广场等特色项目。主动推进导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组建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教学科研团队,全面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工程实践与高水平学术论文并重的学位授予标准。

拓宽全球视野,实施教育国际化水平跃升工程。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联合授课、学分互换和学位互认的合作,积极开展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联合学位和双学位项目。推动部分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国际评估和国际教育质量认证。继续支持与国外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CSC公派留学和博士生短期访学项目,支持博士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扩展留学生英文课程体系。举办以顶尖学者为主体,面向全球优秀学生的暑期学校;制定学科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使一批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坚守规格注重内涵发展,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工程。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发展主线,建立以能力需求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督、学位论文过程监控、导师责任意识强化和导师能力提升的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导师人才培养质量档案及导师队伍动态调整机制,保持导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完善校内外“双导师”制主导的集体指导制度。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创建“哈工大规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哈工大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强调质量源头控制,切实加强过程淘汰,逐步推动质量意识从“问题检查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搭建培养质量信息发布平台,将培养质量作为全校各培养单位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向作用。

2.推进举措

1)强师资,抓教学,建环境,培养一流人才的三项举措转理念,促教师发展,以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人才。在教师中明确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是学校第一要务、立德树人是教师第一责任的观念。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作为教育教学的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转化到以学生学习、学习效果、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三中心”上来,实现传授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变。发挥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和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大力推动教师教学发展,强化新教师培训、助课、备课、准入、认证等环节,完善教师评价和奖优汰劣机制,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研讨与提高,以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人才。

推教改,建精品项目,以一流的教学培养一流的人才。开展“转理念、强通识、精课程、重实践、抓两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健组织、严评价、促发展”的教学改革。实施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实现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方便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课、双修学位、辅修专业,实现本研一体化选课。推行完全学分制,鼓励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和弹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大力完善学术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两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机制。以立项建设、试点推广、全面实施的形式,大力建设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一批核心课程、精品教材、重点实验室、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保证学生成长需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研究型教学和小班教学,推动教师“挂牌”上课制度,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深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大力建设 MOOC 和 SPOC,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努力建设科学的教学模式,以一流的教学培养一流的人才。

重协同,抓资源整合,以一流的环境培养一流的人才。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利用一切优质资源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做好校内资源的协同,充分利用学校优秀的教学和科研师资,开放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为人才培养服务。推进校际合作,积极组织或参与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等全国性、特色型、专业型的教育组织,既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又发挥学校资源的辐射示范和社会服务作用。健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践教育中心等,开设企业课程,引入企业师资,建立企业导师队伍等,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携手国际一流教育资源,鼓励学生留学游学,推动国际学分互认。利用夏季学期引进国外优秀师资开设国际化课程,举办系列国际讲座交流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全面协同,为一流的教学提供一流的环境和条件。

2)激发活力,优化资源,深化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三项举措

激发机制活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以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软环境为基础激发机制活力。制定学位点调整与增设方案,自主根据学校发展需求进行学位授权点调整。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科技大赛为依托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发挥奖助政策体系作用,加强奖助制度政策的统筹优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探索学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博士生奖助体系,改善研究生生活学习条件,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不断完善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等有效举措,全面推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结构化面试,改进拔尖创新人才选培机制。

聚焦队伍建设,拓展研究生导师责任空间。以夯实研究生教育改革基础为重点,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研究生导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鼓励研究生导师潜心教书育人,开展“师德师风”专项评选,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细化导师育人政策,施行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承诺制度、思想政治教育谈心制度等举措。加大对导师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力度,支持导师合作开发、开设课程,鼓励国际合作和跨学科合作,完善校内外“双导师”制,聘任相关学科专家、企业专家及境外专家,优化导师队伍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研究生教育内涵投入。以保证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持续性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激励和引导机制,组织实施价值引领与素质教育、本研一体化体系创新、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化水平跃升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等五项工程。建设好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研究生精品课程、跨学科“大师+团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和学科交叉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研究生培养一体化信息平台、研究生国际夏令营和留学生英文授课课程体系等项目。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动态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保证一批优势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3.进度安排

 2018 年完成:

1)本科生教育方面,实施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本科教学基本地位得到强化,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改革有序进行,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深入,课程质量不断提高,基本完成完全学分制改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2)研究生教育方面,全面开展价值引领与素质教育、本研一体化体系创新、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化水平跃升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五大工程建设,研究生培养结构更加合理,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2020 年完成:

1)本科生教育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培养体系,本科教育国际化交流体系,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一流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研究生教育方面,全面完成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设内容,实现研究生教育向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型,建成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重创新、扬特色,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1.建设内容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战略定位,强化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特色优势,坚持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超前凝练新方向、谋划大项目、建设大平台,注重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项目培育的有效融合,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交叉融合组织能力和团队攻关能力,打造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实现从被动跟踪到主动引领的跨越式转变,成为全球工科领域学术重镇。

1)构建创新环境,集聚一流人才,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围绕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国家重大任务需求,通过建立符合科学本质逻辑的跟踪评价体系,营造易于创新发展和人才成长的学术氛围,培育一批以院士、杰青等为代表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素质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在基础前沿领域实现若干重大突破;依托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平台,汇聚一批海外一流科学家,在航天等若干领域成为国际学术前沿的领跑者。

2)面向重大需求,深化军民融合,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超前培育

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创新技术,突破和研制一批制约我国科技、经济发展以及航天国防战略需求的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获得一批国家级奖励,打造一批善于协同攻关、奉献担当的创新团队,成为我国航天国防和工程等领域重大科研方向的策源地。

3)聚焦突破方向,促进融合创新,打造交叉创新平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

向,以需求凝练方向,引领传统学科跨越式发展,促进前沿交叉与融合,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团队汇聚,推动优势学科向世界一流水平跨越,打造若干世界一流的交叉创新科研平台,成为我国航天国防、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聚集地和重大科技成果的孵化器。

4)发挥特色优势,依托重大任务,建设新型高校智库充分发挥学校航天国防和工程特色,围绕“航天强国” “网络强国”“中国制造 2025”“军民融合”“一带一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美丽中国”等重大战略,以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重大标志项目实施等重大任务为抓手,建设若干具有集成优势的高水平特色新型智库,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人才和咨询研究团队。

2.推进举措

发挥航天国防优势,以军民融合为统领,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交叉融合,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引擎,以产出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为抓手,以打造特色突出的国际先进科研创新基地为保障,以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为重点,集聚创新人才队伍,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1)实施科研发展体系创新活力建设工程

健全科研培育体系,提升科研策划能力。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需求,注重系统布局与超前谋划,完善培育组织运行机制,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方面,加强理学创新思想和交叉学科领域创新项目培育,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创新型研究方式。在服务重大需求方面,加强航天国防和国民经济战略新兴领域标志性重大研究项目培育,坚持需求牵引和创新驱动结合,构建科技原始创新到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的完整链条,全面对接国家、国防科技计划。

完善科研组织模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加强组织创新能力建设,注重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针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具有计划性强、多科性、多团队、系统集成及条件保障要求高的特点,完善重大任务组织实施管理体系。依据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不同内涵和特点,采用航天“两总”系统的模式,组织管理重大工程任务;采用“PI 制”,组织管理基础前沿技术研究。

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组织承担保障能力。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学校科研责任主体地位,完善重大项目从申报到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的组织管理流程,全面提升项目申报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构建既符合科研活动规律,又体现依法监管的资金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加强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秉承质量至上的理念,提升科研生产保障能力。探索建立依托学科一体化运行、相对独立、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和科研发展规律的创新平台管理模式,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及专业实验队伍的建设。

改进科研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完善以激励创新、注重质量、支撑学科建设发展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推动由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研究向目标导向的创新型研究转变。制定学校科研奖励和绩效评价办法,加大对标志性项目、高水平论文、高质量专利、高影响奖励的绩效投入。探索建立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面向结果追踪问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合理优化科研经费支出结构。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人力成本补偿机制和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人员考核、资源配置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资源分配政策。

2)实施“领跑2030”重大项目培育工程

强化航天国防特色优势,提升支撑和引领国防科技发展能力。持续推进载人航天与探月、高分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任务的实施;以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深海空间站、载人登月、火星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等重大科技计划为牵引,重点在先进小卫星、空间机器人、先进材料与制造、网络空间、激光、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领域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前沿技术研究,超前规划,构筑先发优势。聚焦“强基工程”,通过超前培育,研制和攻克一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基础制造工艺等制约我国航天国防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技术和产品,推进国防工业发展由跟踪研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创生一批军民两用的原创性成果和军工高技术产业,实现军民融合的“源头创新”。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全面提升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紧密围绕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2.0、网络空间安全、健康保障、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等重大科技计划,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清洁高效能源技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生态环保技术、人口健康技术、新型城镇化技术等重点领域上进行超前培育,开展一系列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解决一批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研发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承担一批国家重大项目,产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提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强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提升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参与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建设工作,使学校成为推动我国航天发展的战略策源地、国家工程技术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领域的高端智库。探索建立重大决策跟踪机制,把人才队伍作为智库建设的重点,依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发挥智库的人才吸纳、人才储备和人才输运作用。创新智库投入保障机制和管理方式,加强重点领域决策咨询类项目资助,支持围绕国家、国防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政策制度研究。建立智库成果报告制度,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积极推荐国家科技计划、国防科技计划、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各类专家,提升行业影响力和服务国家决策能力。

3)实施“交叉融合”创新研究平台建设工程

以国家实验室为目标,参与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创新平台。围绕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科学装置为主线,依托校内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优化校内外创新资源,扎实推进“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建设,形成国际领先的科学研究条件,拓展稳定的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的交叉科学研究方向。围绕空间探测前沿科学方向,与航天科技集团、欧洲、国内高校等联合建立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推动我国重大深空探测计划立项实施。发挥航天国防等优势领域,参与建设国家实验室,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承担一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科研项目。

以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为目标,组建前沿交叉创新平台。瞄准科学前沿和重点行业领域发展方向,加强以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为主的交叉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现有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布局,围绕学校优势学科方向,实施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加强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院、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环境生态研究院、航空宇航动力研究院、生物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开放共享交叉研究平台,以及数学研究院和生命科学中心等以理学学科为依托、理工结合的公共基础研究平台,产出一流高水平科技成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未来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目标,组建协同开放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抓住“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契机,面向军民战略产业技术领域,重点围绕武器装备、激光技术、先进制造、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重要领域,建设高水平行业协同创新平台和国家产业技术联盟。发挥机器人领域绝对优势地位,牵头组建国家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借助与各领域军工产业集团的良好合作基础,建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推动军民两用技术持续发展。全面拓展与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等军工集团,装备、信息、能源、化工、交通、环保等领域央企和创新型企业,以及中科院、中物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人才交流,提升行业体系化实力和影响性。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合作,争取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设立。加强高校联盟合作,探索校际优势学科协作网络创新机制,推动校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建设。

以国际领先的科研保障条件和能力为目标,建设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设立仪器设备平台管理机构,统筹资源,搭建开放共享平台,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实验技术队伍,加强资源开放共享和提升二次开发能力。加强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投入,拓宽经费获取渠道,争取军工技改条件投资,优化国防科研保障条件。完善共享仪器设备有偿使用、利益分享机制;建立军民融合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促进军民供需对接、资源融合。

4)实施“卓越”基础研究攀升工程

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全面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建立“高准入、高投入、高产出”的人才选拔、聘任机制和人才发展体系,开展 “大师+团队”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基于竞争基础的稳定支持机制,鼓励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深入推进“基础研究杰出人才培育计划”,结合各层次国家、国防人才类计划项目,超前培育学术大师和创新领军人才。联合航天科技集团开展航天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打造航天创新人才队伍。依托科学家工作室计划,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自组团队、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约束,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科学家。启动国家级创新研究平台“汇智”计划,汇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依托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具备国际视野、能准确把握科学前沿和国际规则的科研管理团队。

加强目标导向,精准助推基础研究水平提升。坚持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加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以及信息、生物、纳米等新兴学科领域建设。重视航天国防、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重点推进空间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应用学科发展,加强医工交叉、理工交叉,抢占学术制高点,实现若干学术领域水平进入世界一流。

营造良好学术生态,提供基础研究发展土壤。开展可持续学术生态创新环境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营造易于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实施学术生涯关键时点助推计划”,分阶段、全过程助推创新人才发展。树立原创价值导向,发展符合科学本质逻辑的跟踪评价体系,尊重首创、包容多元、宽容失败、鼓励冒尖。虚实结合,构建创新大厦等实体平台,实现多学科的物理空间聚集,利用信息、网络、新媒体等多元工具,形成多学科虚拟链接,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制定学校学术活动资助管理办法,重点资助面向青年学者的学术论坛、面向交叉领域的交叉学科论坛和一级学会学术年会。加强战略基础研究高峰论坛和重大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建设,资助教师在各类国际学术组织和重要国际学术期刊担任重要职务以及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论坛。形成面向科研人员全学术周期的培育资助体系,营造规范、宽松、进取的学术氛围。

推进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全球学术影响力。抓住“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发展契机,发挥中国高校对俄对乌合作“领头羊”的作用,组织以技术引进为主的科技合作,不断深化面向欧美的高水平科技交流,搭建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支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学科和团队利用社会资本建设海外研究基地,吸引国际人才,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和国际优势资源汇聚能力。

3.进度安排

 2018 年完成:

1)通过实施科研发展体系创新活力建设工程,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文件和管理办法,构建完善符合创新规律、充满创新活力的科研发展体系,释放和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提升教师尊严感和获得感。

2)通过实施卓越基础研究攀升工程,形成易于、敢于和勇于创新的学术环境,集聚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逐步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力争在若干领域成为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

 2020 年完成:

1)通过实施“领跑 2030”重大项目培育工程,培育一批高水平项目,产生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成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建设若干具有特色的高校新型智库,提高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

2)通过实施交叉融合创新研究平台建设工程,开展协同合作,推进交叉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打造若干具有影响力的交叉创新平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统筹仪器平台,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科研保障条件和能力。

(五)优生态,搭平台,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1.建设内容

紧密结合“中国制造 2025”“军民融合”“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发挥学校的学科实力和特色,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宽松、健康的生态环境,挖掘科技创新的潜能,释放科技创新的动能。扎根龙江,搭建多要素汇聚的成果转化平台,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实现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1)建立完善创业生态系统,营造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打破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孤岛”,形成网络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一批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基础设施,为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师生提供各类项目支持、教育课程、技术检测等服务。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帮扶体系,组织开展创业竞赛、技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使创业大学生与投融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沟通与交流。

2)提升知识产权专利运营能力,释放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推进学校知识产权工作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开展专利的分类评价,加强专利的组合和优质专利的维护;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专利申请、答辩、授权、维持进行全过程管理;引入专利代理机构的竞争机制,降低专利运营成本;建立知识产权向资产转变的机制,保障国有资产利益;依照合同加强转化专利的权利主张,加强专利侵权行为的追究;注重专利直接转让与专利资本化转化相结合,探索拍卖、股权资本化等批量转化方式。

3)增强校企协同创新能力,引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技术研究队伍,加大与军工和民用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合作力度,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开展研究;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加强学校同企业之间的联系,借助校友的力量,加强跨地域、跨行业的校企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建立稳定、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区域合作布局,选择规模产业集聚、上下游产业链完善的地区作为重点合作区域,布局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合作距离。

4)建立专业化的产业运营机制,规范激励成果转化活动加强校办产业与参股企业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健全产业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投入机制,多层次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直接投资学校重大科技成果;实施股权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科研团队将持有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探索收益分配模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后的分红收益,按绩效给予所在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主要贡献人员奖励;全力推进高科技产业集团建设,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强化技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结合。

5)强化军民融合发展,把学科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优势以特色促发展,从科技创新、创新创业、产业融合等方面,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发挥航天、国防领域相关学科的优势,强化航天国防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把学科的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把学科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化国防、民用技术信息的互通,促进基础科学的军民两用应用创新,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平台,从源头上、体制上、机制上解决技术创新融合问题。强化成果转化平台的作用,促进军用技术的民用转化应用,支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深化产业融合,以科技创新为纽带,促进军民产业的资源共享,促进发展全要素的深度融合,实现军民产业共赢发展。

2.推进举措

1)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15”深改工程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组建 1 个决策机构,建立 1 个服务机构,出台 5 项核心制度。成立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加强决策统筹,领导、组织、协调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打破学校内部的管理组织“孤岛”。成立技术转移中心来组织创业网络的协同,实现专利转化的备案、知识产权维权、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场地、商业策划、企业管理培训、创业交流、研讨、项目咨询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学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制度。

2)实施哈工大知识经济圈建设工程

按照“政产学研用”密切联动、创新创业要素不分散、教师科研创业不断链、学生学业创业不分离的原则,打造以哈工大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核心的环哈工大知识经济圈。以创新科技为基础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技术+资本+服务+生活+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教师、科技人员和广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智慧便捷的工作环境、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欣欣向荣的产业环境,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实现创新创业集约化效益。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引入一批市场化的创业服务机构、投资机构,探索适合东北地区发展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新体制、新机制,进一步发挥哈工大“龙江第一技术创新源泉”的作用,引领、支撑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3)实施军民融合振兴工程

秉承哈工大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的科研特色,按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要求,建设“空间地面环境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空间科学研究中心以及面向未来载人深空探测能源环境问题、空间超大结构在轨构建、下一代空间机器人技术、航天特种材料等方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平台,创生一批军民两用的原创性成果,实现军民融合的“源头创新”。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营、全要素整合、多领域发展”的思路,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开展一批特色优势学科的原始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应用开发,推进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地方、区位资源,组建区域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和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参与国家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的建设,依托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军民融合技术成果的转化,以市场机制快速推动“引民入军”和“军民转化”。

4)实施“2020领航”计划

按照学校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设立“2020领航”专项经费,分别设立天使计划、独角兽育成计划、创新学者计划。天使计划旨在资助科研人员将基础研究成果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应用研究。独角兽育成计划旨在资助前沿创新技术或颠覆性技术的工程化应用研究与开发,产生对行业具有重大影响的产品或成熟技术。双创学者计划旨在长期培养学术基础扎实的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培养人才向创新研究的纵深发展。

3.进度安排

 2018 年完成:

1)创业生态系统初步建成,哈工大知识经济圈起步发展,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全面建成。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出台,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规范化、有序化管理。

2)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创新网络基本构成,一批军民融合技术成果相继转化,军民融合取得显著发展。

3)“2020领航”工程启动,培养一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2020年完成:

1)全面建成创业生态系统,哈工大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成投入运行,全面构成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地区的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学校在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布局,军民融合技术成果大量转化。

2)“2020领航”工程实施完成,创生一批高成长、高估值的企业、涌现一批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六)重内涵、求实效,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1.建设内容及推进举措

对接国家战略,加强高端引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和发展模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知名度。

1)创新国际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使国际化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力抓手

突出学校对国际化建设的战略谋划、统筹、引导和管理, 强化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及海外影响力的多方联动机制,完善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

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对俄交流与合作的引领优势,巩固对亚洲高校合作优势,拓展与欧美、大洋洲一流高校合作渠道,在五大洲建立稳定的海外合作平台,形成长期稳定的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强化学院主体地位,设立学院国际化建设优化基金,重点支持学院特色国际化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学院(学科)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世界 500 强企业等开展高水平、深层次、可持续的交流与合作。

将国际化竞争力指标体系作为学院国际化建设的总抓手,形成“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师生为核心、项目为支撑”的国际化运行机制。将国际化建设纳入到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学校考核体系中,建立对学院、职能部门和教师的国际化激励与考核机制。

2)聚焦大学精神,突出国际化建设对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提升学校国际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加强校园国际化建设,使之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土壤,成为广大师生开展原始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及学校面向世界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基地。

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结合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英文授课体系,建设一批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英文课程,提升国际化教学服务能力。逐步实现与国外一流院校的学分互认。

增加学生的海外学习经历。提高本科生海外游学比例,增大研究生海外访学规模,探索毕业生国际就业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将学生国际经历纳入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大力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统筹兼顾留学生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以“为所在国培养未来领军人才”为学位生培养目标,扩大学位生比;建立国际教育学院与院系联合培养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模式,扩展留学生生源国别,提高海外留学生数量和培养质量,促进中外学生融合,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成为学校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推动学校国际化建设的增长点之一。

做好系列人才工程项目。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的国际构成和学缘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培训,全面提升我校教职员工的国际化意识和能力;重点支持我校教师在各类学术组织和重要学术期刊担任重要职务。

重点推进国际科研合作,不断提升学科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重点支持联合基地、科研合作、博士生联合培养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依托外专局“111 计划”促进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建设。鼓励并支持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积极推动合作双方共同申请国际合作基金,加强对国家级重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的培育。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与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国际著名企业的深入合作,建设若干聚焦世界重要大国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3)树立品牌形象,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增强“HIT 品牌”意识。统一海内外宣传规划,加大学校海外宣传力度,准确传达学校的理念与定位。加强海内外校友资

源管理,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展和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其成为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有效载体。

建设院系国际化特色品牌项目。整合资源,支持以学院或学科为牵头、面向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持续性、高水平、有重点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使每个学院、每个学科方向都有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参照对象,有稳定的合作伙伴、实质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使每个学院的合作项目都成为国际交流的“名片”。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联合国家大型企业,整合学校资源,加强与沿线国家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做好“一带一路”智库班、“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项目;配合黑龙江省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实施中蒙俄校园计划;打造“留动哈工大”、“哈工大星”中外优秀学生夏令营、“世界手牵手”中外学生文艺晚会、“国际文化嘉年华” “港澳台小卫星学者计划交流营”等一系列中外学生交流品牌活动。

4)充分利用联合办学政策优势,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新模式加快建设哈尔滨校区中俄联合校园。在黑龙江省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建设哈工大-圣彼得堡大学联合校区,利用中俄两校优势,以培养中俄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为主要办学目标,在理学、法学、生态学等几个主要方向开展联合办学。目前,以等离子体物理联合研究中心为代表的5个合作平台已经搭建,拟从联合研究起步,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过渡到联合培养本科生。到2020年联合校园计划招生1000人,其中500人为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学生。

扩大与法国高水平大学合作规模。在与法国索邦教育集团联合建立的“中法联合校园”已接收中法学生270人次,在开展非学历联合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交流交换规模,开展双学位联合培养。

建设好深圳校区国际太空学院。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与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联合成立的“哈工大深圳国际太空学院”已签署协议,并已进入筹备启动阶段。该学院以研究生培养和联合开展航天与空间科学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计划在2020年达到500名研究生、150名研究人员的合作规模。此外,深圳校区国际设计学院和威海校区海洋科学与工程国际学院也已经进入建设阶段。

5)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不断深化对俄对乌交流与合作

继续做好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工作。充分发挥我校对俄合作的引领作用,牵头做好由中俄两国青年学生共同完成的“阿斯图纳卫星”的研制组织工作,该卫星拟于 2018 年发射。通过阿斯图纳卫星对地观测载荷和通信载荷,实现“中蒙俄经济走廊”农业、木业、渔业、城市等资源普查。牵头做好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的各项交流与合作工作。

继续推进与独联体国家的科研合作工作,配合大科学工程等重大项目平台的国际化建设,助力俄、乌等独联体国家高端人才引进及科技合作,继续办好中乌、中俄科技论坛;推进国际合作科研平台、联合实验室和基地建设,通过对独联体国家的国际合作,显著提升我校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研究水平,保障重大项目的顺利完成。

2.进度安排

 2018 年完成:

1)建立校院二级国际化管理服务支撑体系,实现学校国际化发展的全球布局和信息资源共享。

2)在学生和教师国际化、国际学术组织、国际科研合作、学校国际化氛围建设、英文宣传、海外校友联络等方面实现突破。

 2020 年完成:

1)实现学校每个师生员工都能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体,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显著提升。

2)哈工大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成为我校教师的日常工作,一批学者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

(七)重传承、多途径,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1.建设内容

1)坚持“四个服务”,坚定“四个自信”,聚焦“四个坚持不懈”持续发力,履行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增强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自信。

2)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与一流大学建设相匹配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发挥大学对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3)强化基础、抓住重点,培厚良好政治生态土壤,建设优质学术生态,参与打造以中华文明为底蕴的网络空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好“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树立哈工大品牌、形象和自信,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2.推进举措

1)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计划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精品课程库建设,分批次建设100门涵盖历史、政治、文化、艺术、文学等领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建设一流的音乐厅和若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育场馆,每年新建3-5个文化社团,重点支持3-5个文化育人品牌。优化校园楼宇和景观文化基础建设,打造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维度”“体验式”校园生活空间。完善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资源优势转化。

2)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弘扬”计划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把《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建成“抬头率”“参与率”高的精品课程。建设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完善优质精神资源融通育人机制,共建一批教育基地。深挖学校革命文化资源,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

3)实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计划

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教育教学,重点建设《形势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践行方式,广泛开展校训育人活动。大力建设创业文化,建设一批贯通本硕博的创业课程,建好一校三区创新创业园区。

4)实施党内政治文化“培育”计划

坚守党内政治文化的根脉和底色,传承创新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挖掘哈工大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经验,倡导坚守争上、忠诚报效等价值观。用导向引领党内政治文化,切实发挥选人用人“风向标”作用。用严管纯洁党内政治文化,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强化监督执纪工作。

5)实施哈工大精神文化“繁荣”计划

坚持把深厚博大的哈工大精神贯穿办学治校始终,培养造就更多追梦人。创新航天精神教育教学方式,建设世界一流航天馆。梳理哈工大文化历史脉络,推进《哈工大校史》编撰工作。建设“哈工大百年博物校园”,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建筑投影、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立体呈现哈工大面貌。推广哈工大百年品牌形象,打造哈工大全媒体中心,推出哈工大百年系列宣传片。

6)实施科学文化“强盛”计划

提高学术评价科学性,形成成长环境宽松、发展机会多样的学术文化氛围。营造尊重科学、追求卓越、平等宽容、鼓励创新的学术环境,大力开展钱学森、马祖光、王克等典范和楷模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宣传教育。建立“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师德师风,弘扬海纳百川、五湖四海的学术传统。

7)实施世界文明“并蓄”计划

强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深化国际合作办学和联合校园建设,发挥平台作用,努力将国外优质文化、世界文明成果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过程。营造国际文化氛围,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平台建设,大幅提高国际教师和学生比例。实施“世界文明•书香校园”工程,建设更多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将全校公共空间升级改造为“书香空间”。打造系列“国际文化名片”,支持建设更多文化展演团体。

8)实施网络文化“清朗”计划

把网络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谋划推动,加强网络优质课程等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更多名师大家、模范榜样成为“网红”。构筑以一流信息流服务为载体的网络文化阵地,推进学校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形成以校园网络互动为核心、以微信微博等社会网络媒体为外延、以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为内涵的“参与式”网络文化阵地。以技术创新助推网络强国战略和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完善利用大数据技术、社会计算技术开展网络文化研究、网络舆情研判、网络空间净化的工作机制。

3.进度安排

 2018 年完成:

1)建成50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程。

2)新建6-10个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文化的学生社团。

3)打造纪念“中国航天日”等一批育人活动品牌。

 2020 年完成:

1)建成世界一流的航天馆和哈工大百年博物校园。

2)建成 100 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程。

(八)遵章程、健体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1. 建设内容及推进举措

1)健全制度体系,推进依法治校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章程》为基本遵循,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章程的执行和监督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

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的关系,稳步推进向学院下放管理权限,强化学院主体地位和各级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建立同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管理服务体系。

加强对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发展建设的统筹和支持,突出办学特色,注重优势互补,将威海校区、深圳校区建成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实现“一校三区”协同发展。

2)加强学术组织建设,有效保障学术权力的落实完善以校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体系的构成、职责和运行机制,有力保障学术权力的行使。校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学术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校学术委员会下设教学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和学术道德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具体承担相关职责和学术事务。各专门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学术委员会的授权及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学院设立教授会、教学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依据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学院教授会作为学院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术事务的咨询与决策组织,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术决策和学术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3)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保障师生参与学校决策健全和完善学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加强党对教代会工作的领导,成立学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强化对二级教代会的培训、指导、评价和监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校长负总责,主管副职分工负责,各部门具体承办,纪检监察部门检查,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教职工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为推行民主管理校务公开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进一步明晰学生会组织的基本定位和职能,加强章程和制度建设,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加强和完善校院两级学代会、研代会建设。建立校院两级常代会代表、全委会委员常任制度,学生代表提案日常化制度,推动两会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服务学生需要,加强章程和制度建设。搭建学生与学校党政领导、职能部门面对面沟通的常态化机制。校学生会、研究生会负责人合理参与学校在涉及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学生奖惩等同学关切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工作。

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工作,坚持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使共青团深深根植于青年学生。严格执行校级和院系共青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畅通代表参与渠道,推行代表常任制、提案制和大会发言制度,建立校级和院系团组织定期向团的常任代表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议的制度。坚持团内民主,推行和落实基层团支部直接选举,定期以多种形式召开面向学校青年师生的恳谈会、通报会等。

2.进度安排:

 2018 年完成:

1)健全完善学术委员会及下属各分委员会,制定各学术组织的运行章程,构建完整的学术体系。

2)落实和完善共青团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学生权益代表和维护机制。

 2020 年完成:

1)建立健全章程的执行和监督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

2)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团委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构建科学高效务实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九)促融入、拓资源,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1.建设内容及推进举措

紧密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办学思路,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定位,积极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社会在拓展办学资源、实行民主监督、参与咨询协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逐步建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汇聚社会资源参与学校建设。

1)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学校作为办学主体,依法独立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强化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对学校发展建设的规划引导、政策协调、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职能。改革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深入推进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对质量较低的限期整改直至撤销;改进本专科专业设置,逐步建立高校招生、毕业生就业与专业设置联动机制,对存在问题的专业限期整改直至暂停招生;改革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实行学校人员总量管理,依法自主管理岗位设置,自主设置内设机构,自主确定学校绩效工资结构和分配方式,落实学校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经费和资产使用管理,完善内控机制,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2)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机制

完善学校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依法依规、打造网站、微博、微信等形式相融合的多元化信息公开平台,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学校信息,发挥社会公众、媒体等力量的监督作用。

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势,注重评估结果运用,制定与评估结果挂钩的绩效奖励政策。加快推进专业评估,依据专业评估的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构建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提升专业教育竞争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化培养目标实现和毕业出口要求导向,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保证工程专业教育质量和活力;推进学科国际认证评估,聚焦世界一流标准,坚持以国际高标准、高要求诊断学科发展状况,推动优势学科与世界一流水平对标;建立人才国际评估和同行评价机制,积极发挥政府、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评价主体作用,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建立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逐步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

3)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聚焦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发挥学校人才和科技优势,主动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的合作模式,形成密切合作、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实施股权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科研团队将持有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和产业化,释放学校科技潜力;改革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治理机构,推动政府、大学、社会资本多要素融合,将学校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以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入境内外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打造技术和资本有机融合、创新和创业密切联动、学业和创业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强与地方政府、军工和民用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技术集成、企业孵化和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市场资源导入,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强化学校对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人力智力支撑,支持国防重大专项负责人、武器装备系统研制领军人才、大型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人员参与教学、联合指导学生,加强向国防系统、地方政府输送干部和优秀毕业生,持续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4)推动高水平特色校区建设

坚持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一步理顺两个校区在所属区域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所属地方政府投入由资源分散形式转为整体支持形式,实现快速发展,努力形成“一校三区” 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整体提升的格局。

深化学校与山东省、威海市、国家海洋局共建机制,不断强化对威海校区的政策和资源保障,坚持以海洋、船舶、汽车等特色学科发展为突破口,实施创新创业和国际化办学两翼驱动的发展战略,提升威海校区办学水平和质量,努力在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深化与广东省、深圳市共建机制,注重发挥深圳校区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所处区域经济发达的经济优势,突出国际化和高精特办学理念,加快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推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群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窗口和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5)持续加强校友和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

坚持把校友作为学校宝贵的财富,着力发挥杰出校友的育人作用和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校友工作的组织模式,积极搭建校友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的渠道和平台,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撑。

积极鼓励和支持校友成立具有院系、届别、行业、地域特点的校友会和校友分会,健全学校统筹指导、各学院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参与的校院两级校友工作机制,以多种方式服务校友、支持校友事业发展;积极发挥校友总会和各地校友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鼓励校友参与学校发展建设;创新教育发展基金会投资模式,进一步拓展基金投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实施以校友自有基金投资的全部或部分回报作为捐赠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模式,建立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

2.进度安排

2018年完成:

1)学校办学自主权得到有效落实,在学科专业、编制、岗位、进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经费使用等方面实现依法依规自主确定。

2)初步建成社会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有效机制,与地方政府、重点行业企业的合作更加密切,第三方专业评估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

3)地方政府对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的政策资源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校区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更加凸显,校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2020年完成:

1)学校办学自主权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积极参与、力支持、合力推进学校发展建设,学校建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建成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特色校区,“一校三区”深度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整体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作用。

(十)抓关键,破瓶颈,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1.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快模式改革,突破本科生教育四大制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突破观念制约。通过着力倡导理念转变和范式改革,实现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旧三中心转向新三中心,从重视教的能力转向重视学的成效,从重视资源投入转向重视学生发展,从评教转向评学,真正树立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二是突破组织和师资发展制约。重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并发挥好大类专业教学委员会的作用。强化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作用,解决好科教协同问题,实现双促进。三是突破培养体系制约。通过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核心课程建设,优化专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创建通识教育体系,完善创新实践体系,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四是突破培养机制制约。实现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机制,实现学生自由选择专业、自由选择个性化课程、自由选择部分课程授课教师的机制,打通学生自由选择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搭建更多的与国内高校、国外高校、企业等联合或协同育人的机制,强化学生实践和出国留学游学,促进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提升。

创新机制、深化管理、注重协同,实现研究生教育的三个突破。一是以机制创新作为驱动,进一步健全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要求,建立分类选拔方式、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寓教于研、协同发展;有效解决评价单一、教科分离的问题。二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监督、提高质量。完善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立以管理和服务为目标的督导形式;配合学校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全面掌握研究生教育工作过程,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探索研究生教育管理国际化体系,建立信息化系统,建成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服务体系;以绩效评价为抓手,把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强化目标管理,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投入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三是突破学院、学科界限,鼓励交叉协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建立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的自主调节机制,以培养质量和发展需求为导向,设立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组建跨学科“大师+团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和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继续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和创新广场等特色项目建设,全面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

2.抓住人事制度改革关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以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抓住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合理流动等关键环节,改进教师岗位聘任体系,建立“稳、引、培”人才政策体系,扫除人才稳定、引进和发展障碍,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教师岗位聘任体系。以岗位设置为基础,进一步规范聘用合同管理、破除校内外合理流动障碍、打破人才发展论资排辈、打破考核评价标准 “一刀切”,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改进人才补充机制,建立并完善目标明确、责权一致、分类评聘、流动有序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度体系。建立教师岗位长聘准聘制度,以国内外相关一流学科岗位聘任标准为参照制定准入条件和考核标准,为高层次人才 “筑高地”,为青年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搭梯子”。改进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制度,开展核岗定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打破身份固化,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引导人才在不同类型岗位之间合理流动,让具有不同特长的教师各就其位、各展其长,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稳、引、培”人才政策体系。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改进收入分配模式和绩效管理体系,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为原则,建立整体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学科调控力度,构建以岗位绩效津贴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模式,稳定现有高层次人才和核心骨干队伍,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高精尖缺”为导向改进人才引进方式,依托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建立人才政策特区,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开发利用好校内外、海内外人才资源,根据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加大“高精尖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好引进人才的高端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以才引才,集聚青年拔尖后备人才。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面向未来,着眼长远,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环境,坚持破格选拔青年拔尖人才、定向培育青年领军学者,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励青年人才奋勇创新、脱颖而出。

3. 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从跟踪到主动引领的跨越式转变

对照世界一流科学研究水平的目标要求,学校还存在着顶尖科学家缺乏、颠覆性创新不足、多学科交叉存在体制机制障碍、除航天以外的重点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还不健全、加速成果转化的体系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关键问题。因此,只有把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有效获取和整合科技资源,不断深化内涵、健全机制,激发释放活力,才能实现从被动跟踪到主动引领的跨越式转变。

完善科研发展体系和组织模式。完善组织培育运行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推动由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研究向问题导向的创新型研究转变;加强需求牵引和创新驱动结合,构建科技原始创新到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的完整链条。注重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针对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不同内涵和特点,实行 “PI制”和“两总制”相结合的组织模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建立多元化科研资金筹措机制。增强在政府和企业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和社会捐赠等渠道资金获取能力,健全学校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体系,防范财务风险;树立以多元化筹资为视角的财务经营理念,推行全口径综合财务预算,发挥科研资金最大效益。

完善科研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激励创新、注重质量、支撑学科建设发展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面向结果追踪问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强化激励,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人力成本补偿机制和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人员考核、资源配置机制。

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健全成果转化现金、股权奖励机制,建立统筹学校、院系、课题组,兼顾科研人员与成果转化主要贡献人员的收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学校无形资产参股的退出机制,在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成果转化收益对支撑学科发展的效益最大化。

4.积极推进社会合力办学,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依托政府投入主渠道,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和黑龙江省共建机制,积极推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工大三方共建工作,推动政府投入由资源分散形式转为整体支持形式,在办学条件、人才引育、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协同创新、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形成持续稳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形成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紧密围绕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对口合作工作部署,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高校支撑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借鉴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改革创新举措,推动三方创新资源流动和共享,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新引擎。

紧紧抓住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与哈工大特色优势、学科方向高度契合的历史机遇,积极拓展与优势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等举措,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学校整体创新能力与活力,争取行业的资源支持。

四、2020 年预期建设成效

1.整体水平

通过“2511”计划的实施,推动一批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重点建设,全面助推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020年,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5~7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学校综合排名在国际主要大学排名系统中表现优异,学校将以雄厚的整体实力、丰硕的建设成果,展现一流大学的建设成效。

2.师资队伍

通过深化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凝聚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涌现出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内涵显著提升、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构筑一流人才高地,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20年,“稳、引、培”并举,学校师资队伍可比性指标显著提高,新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10-20人,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数量比2010年翻一番,教师博士化率超过80%,45岁以下教师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比例超过80%。

3.人才培养

建成一流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高,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得以充分彰显,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全面形成,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重点培育一批优秀教学成果、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力争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5项、省部教学成果奖20-30项,建成100门MOOC课程、500门创新创业课程,国际教师承担课程比例大幅提高。培育一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更多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国内外重大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创新创业取得丰硕成果。

2020年,学校学位点布局更趋合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比例更加协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

4.科学研究

建立健全符合创新规律、充满创新活力的科研发展管理体系,形成易于、敢于和勇于创新的学术生态环境,基础科研实力、原始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能力显著提升。

2020年,打造2-3个世界一流的创新科研平台,集聚一批世界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产生3-5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得一批国家级科技奖励,打造1-2个具有集成优势的高水平新型智库,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人才和咨询研究团队,为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提供强有力保障。

5.成果转化

形成在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布局,建成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进一步凸显军民融合发展的鲜明特色。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地区的区域创新网络全面构成,学校覆盖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布局基本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全面形成,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形成,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形成良性互动,军民融合技术成果大量转化,军民融合发展特色形成。

2020年,建成软硬件功能完备的创新创业园区;建成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8-10个;专利转化数量达到100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数达到10000项,若干项重大技术成果在行业骨干企业转化应用。

6.国际交流与合作

形成吸引、汇聚国际顶尖科学家和优秀海外学生的良好环境,产生更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2020年,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的对俄合作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在中俄人文合作机制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中俄阿斯图纳卫星研制完成并发射成功;以哈工大-圣彼得堡大学联合校园为代表的国际教育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完成并初见成效。在校工作的专兼职外籍教师比例、赴海外学习学生比例显著提升;来华留学生达到3000人左右(其中,学位留学生达到1600人左右);国际联合科研项目数及经费数提升50%;国家留学基金委学生派出人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7.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自信源泉;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得以不断批判吸收融入,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更加鲜明,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十足底气。

2020年,建成100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程、10-15个文化育人品牌和社团、一流的文化体育场馆、全国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确保投身航天国防事业的毕业生始终保持在30%以上。

五、组织和保障

(一)管理体制机制

1.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把握一流大学建设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办学治校践,把“四个意识”贯穿于一流大学建设实践中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在学校贯彻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和落实党委调查研究、专家咨询、议事决策等工作程序的组织设计,优化和改善党政分工合作、协调校务运行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和决策制度。

进一步整合学校党校体系、教师发展体系、科研培训体系之间的系统合力,建立多层级、全方位的党员干部、院系负责人、学术骨干、骨干教师四位一体的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一流大学建设的总体设计和具体措施,形成思想统一、综合改革到位、行动有力的良好局面。

2. 充分发挥专家群体作用,优化顶层设计,提高决策水平

以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核心成员为主体,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以及行业知名专家,组建一流大学建设咨询专家组,为学校决策重大学术方向定位和学科建设关键环节提供科学有效的咨询意见,在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学科发展中长期规划和顶层设计。以学科教授会核心成员为主体,聘请相关领域国际著名学者及行业知名专家,组建一流学科建设咨询专家组,策划论证学科建设方案,监督把关实施过程。

3. 统筹协调一流大学建设的行政管理体系,有序推进组织实施

按照“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一流大学建设重大事项及资金宏观分配方案由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学校成立一流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建设工作办公室等组织领导及执行协调机构。一流大学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书记、校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校领导担任,组员由相关职能部处主要领导及院系学科主要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落实学校党委常委会和咨询专家组通过的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重大事项,制定全过程规范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实施立项评审、业务协调、项目验收以及绩效评价等环节。一流大学建设工作办公室挂靠学科建设办公室,组成以相关职能部处及院系学科主要责任人、联络人为主体的工作组,负责专项管理的日常工作,落实领导小组有关专项全过程管理的具体事项。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组由学院院长、学科责任教授、学科方向带头人组成。跨学院进行的一流学科群建设,由相关学院院长和学科方向带头人组成“一流学科建设联合工作组”。

强化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的管理,完善专项建设经费的实施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规定,实行学校、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三级管理,明确责任与任务。在学校总体规划的框架下,采取项目管理机制,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和负责人;学校对各项目论证严格把关,在项目论证报告的基础上,由专家组对建设内容逐一进行严格评审论证;同时加强建设过程的管理监督,对各子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阶段验收和最后验收;对大额固定资产投资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对各类自制设备认真组织评估论证,做到底数清、方向明、目标准、效果好。在经费管理上,财务处建立项目经费使用明细,学校定期进行校内检查和审计,保障在建设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有效保障建设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二)自我评价调整机制

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学校将始终以竞争开放、绩效导向、动态调整为原则,通过系统完善的自我评价机制,对建设过程及阶段性成果进行及时地评价考核,激发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动力和活力,确保一流大学建设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1.建立完善的自我评价机制,推进建设措施全面落实

实行年度自我评估,推进实施进度。学校每年对一流大学建设主要内容的实施进度进行自我评估,确保党的领导、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主要建设工作措施到位、进展扎实、内涵深化,逐步显现建设成效。在建设范围内的学科及学科群同样每年进行自我评估,确保建设方案中的各项内容全面落实。

实行两年一次的系统性自我评估,总结经验、有序推进。通过两年一次的系统性自我评估,学校将检查整体建设工作及各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效。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咨询专家组将对系统性自我评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进展较慢、成效未达预期目标的项目,分析问题、明确改进措施,对建设效果好、成效明显的项目积极鼓励,促进其更快发展。

2. 在新兴交叉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争创一流的动力与活力

在保证一流学科及学科群建设基础经费的同时,在新兴交叉领域引入竞争机制,设立竞争性项目,使一流大学建设充满活力,激发学科争创一流的动力,不断产生新的高水平增长点。学校针对竞争性项目制定实施方案,依照学校与院系“各有分工、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原则,对项目进行公开的专家评审。对于论证清晰、组织有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项目,可立即启动,并给予较大支持力度。

3. 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学科建设支持力度

建立健全定期绩效评价机制,以建设绩效为导向,形成一流学科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资源向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科倾斜,实现在公平竞争中扶优、扶强、扶特,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实现动态调整。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学科建设项目,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项目,适当减少支持力度。试点推行学科负责人(院长)绩效考评责任制,促进学科建设工作“责、权、利”的统一。

4. 借鉴第三方数据及社会评价,助推一流大学建设不断深化

在学科自我评估及学校检查评估的基础上,借鉴社会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国内外大学排名、学科排名主要数据及相关行业、社会机构的客观评价,从社会的角度对一流学科及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状况进行诊断和审视。组织国内外同领域权威专家对一流学科及一流大学的建设成效进行全方位分析评价,使学校的一流学科及一流大学建设工作始终与满足国家需求对标,与国际一流水平对标,助推一流大学建设不断深化。

(三)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1. 完善政府与学校的共建机制,统筹资源配置

依托政府投入主渠道,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推进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黑龙江省对哈工大的持续共建。以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项经费、省市地方政府专项配套经费等为重要的建设资金来源,开展一流大学建设。

根据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以一流学科建设所急需的硬件环境配套为重心,以发改委专项投资为主要经费来源,积极推进相关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硬件环境保障。

2. 加强与骨干企业及区域经济的实效联合,推动协同创新

继续巩固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中核等大型骨干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建、联合培养、科技合作攻关等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建设。紧密对接东北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一流大学建设。推进科研特色向产业特色转换,技术规格向产业品牌转换,加速成果转化孵化,培育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为代表的高新企业及上市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转让等方式反哺学科建设。

3. 健全资源募集机制,不断拓宽筹资渠道

坚持“立足现状、盘活存量,着眼未来、用好增量”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学校对公共资源的筹措、管理与调控,以市场化手段推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以“满足办学需求,服务学校发展战略”为目标,积极吸引社会捐赠,创新捐赠方式,鼓励支持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运行,进一步拓展办学资源。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化筹集办学资源的渠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4. 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目标,优化资金总体配置

2017年到2020年,预计学校用于一流大学建设的资金约50亿元,主要包括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20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项经费4亿元、省市地方政府专项配套经费10亿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8亿元以及学校自筹经费8亿元。

拟对高层次师资队伍投入15亿元,对一流学科(群)的学科方向与科研条件建设投入13亿元,对重大公共前沿交叉平台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8亿元,对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主要建设任务投入10亿元,对加强党建、文化传承、信息化建设、条件保障、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等任务投入4亿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 1958 年来校视察时“大厂大校要关心国家命运、要搞高精尖”和习近平总书记2009年来校视察时“要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嘱托,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始终坚持“四个服务”根本遵循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的“四个自信”,到2020年、建校100周年时,形成精英汇聚的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模式,5~7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2~3个学科位居世界一流前列,学校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成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成为全球航天领域的学术重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策源地、和谐与共的精神家园,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

附件: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一)力学建设方案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方案

(三)土木建筑学科群建设方案

(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建设方案

(五)自动化与电气电子工程学科群建设方案

(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建设方案

(七)高端装备制造学科群建设方案

(八)航天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建设方案

(九)大数据与管理科学学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