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年度进展报告
发布人:张林  发布时间:2019-11-04   浏览次数:4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双一流”建设 2018 年度进展报告

  

一、总体情况

1.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为目标,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圆满完成我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的年度建设任务。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了以《哈工大章程》为基本遵循的内部治理体系;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生源、就业实现新突破,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体系;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支撑能力,高质量项目、标志性成果、引领性创新持续涌现,学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符合创新规律、充满创新活力的科研发展体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四”课程建设、“校训文化育人”等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丰富了哈工大精神内涵;不断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实质性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形成了对俄引领、覆盖全球的大外事工作格局;不断强化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与合作,构建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形成了“一校三区”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与上年相比,THE、QS、U.S.News、ESI 学校综合排名分别提升 100 位、40位、24位、52位,工程学连续2年蝉联 U.S.News 学科排名全球第 6位、连续3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

2. “双一流”中央专项建设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2018年度,学校“双一流”中央专项建设资金到位44400万元,用于 5大类项目的投资建设,具体为:一流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0420万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3130万元,一流师资队伍建设项目17000万元,国际合作交流建设项目2000万元,传承创新优秀文化项目1850万元。各项目全部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资金执行率100%。

3. 突出优势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

2018年度,我校统筹建设一流学科、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核心方向,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全面形成了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

优化工学。全面推进“2511”一流学科(群)建设,通过制定“2511”一流学科(群)建设计划(2018-2020)、申报高水平学科方向建设项目,凝练出46个具有突出优势特色、强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学学科方向。

加强理学。探索促进理学学科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发展路径,进一步加强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理学学科建设,继续支持生命科学中心、高等数学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基础学科平台。

进军医学。成立了医学与健康学院,将按照“高起点、国际化、前沿交叉”的思路进行建设;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医院签约共建附属医院,重点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发力人文社会科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项目总数、重大项目数和经费总额数创历史最高;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再创新高。

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支持国际一流基因组测序、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前沿交叉方向建设;成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交叉平台;在司法领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和课题6项,文工交叉初见成效。

4. 谋划和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学科基础设施支撑学科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储备申报工作通知》

2018年度,我校“双一流”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共入库4项,获批总投资2443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 170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7434万元。具体为:极端环境电驱动与电推进综合实验室项目,新增建筑面积11990平方米,建设地点在松北智谷校区;未来交通国际创新平台项目,新增建筑面积12825.2平方米,建设地点在黄河路校区;多功能有机纤维创新平台项目,新增建筑面积4998平方米、设备60台(套),建设地点在松北智谷校区,以上3个项目正在组织勘察设计招标、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项目,新建海空天立体观测技术实验大楼和现场实试楼建筑面积10877平方米,新增仪器设备49台(套)、公用工程设备263台(套),建设地点在威海校区,目前已完成工程设计招标、箱变及10千伏线路工程招标、施工方总包和监理的招标。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018年,我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意识,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新跃升。

1. 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合计39门、数量居全国第3,入选中国大学 MOOC十大最受欢迎精品在线课程 1 门;新增创新研修课48门、创新实验课17门、创新创业课40门、新生研讨课9门、文化素质课51门、在线开放课30门、数字课50门。评选出研究生精品课24门、精品培育课23门;建成“工程伦理”类课程17门,在6个学科群建成留学生英文授课体系及课程153门,“与国外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30门,总数125门。新增数字课配套教材20本、立项高水平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20项。

2. 教学成果实现新突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4项,获国家级教学竞赛奖8项、省级奖13项。在全国高校自制设备大赛中获奖12项,获奖级别及数量为全国第1,在卓越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奖数居参赛高校首位,在中国高教学会发布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2012-2017)中,获奖数全国第3位。

3. 创新创业取得新成效。2018年中国高教学会发布的“2013-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我校获奖356项,获奖数全国第1;在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蝉联第1,在全国智能汽车竞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为全国总冠军;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获奖数全国第1;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2金1银1铜、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和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5项入围决赛,获奖数全国第1,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精品成果展决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胜奖2项,在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包揽ICRA 2018 DJI RoboMaster人工智能挑战赛全球冠亚军,大学生创业者李蕴洲作为全球6名大学生代表之一参加 APEC会议。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在孵企业79家,新增投资3.35亿元,营业额1.05亿元,7家企业估值过亿元。

4. 实践育人创造新业绩。创建学生微纳卫星创新工场,由学生自主完成紫丁香系列微纳卫星的研制、发射、管控与应用;3人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6人被评为“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支持13个学院的84名博士生参加“企业学位论坛”,组织“阳光国际交流之旅”‚“蓝火计划”“百名博士进扬州”等活动,开展 7 场校内学术交叉博士生论坛、600余名学生进行成果分享,举办研究生创业大赛,培育创业项目48个,获奖36项,组织寒暑假实习实践团队71支,推出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发和运行的微沙龙平台、举办活动234 期。研究生“一带一路”卓越工程师海外实训团队赴卢旺达国际社会实践,被新华社报道。

5. 招生就业再上新台阶。硕士生“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生源数量同比增长14%和 6%,博士生除本校外的“211工程”高校生源数量同比增长 34%;本科生录取最低分、录取平均分超一本线100分的省份分别为28个和27个,为近年最好水平。在2019届校园招聘500强企业宣讲高校排行中居全国第1,在BOSS直聘“高校本科应届生就业竞争力100强”中连续三年位居第7,在泰晤士报“2018年全球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居全球第143、中国大陆第7。航天国防就业1274人,基层一线就业74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就业2639人。

6. 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历时4年修订完成的新版本科生培养方案正式印刷出版,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进展顺利,以“前沿性、交叉型、引领性”为特征的5个新型辅修专业首批迎来278位学生。高质量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本科教学获专家组高度认可。学校获全国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权,完成64个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增设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智能制造、大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三个交叉学科方向开始招生。博士毕业生人均发表SCI论文3.18篇、EI论文 1.47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393篇,比上年增加21%;生均授权发明专利1.06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项、省教改项目60 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6项、省研究生教研课题17项、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推荐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

(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2018年,我校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基础工作,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开创新时代哈工大“八百壮士”竞相涌现新局面。

1. 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坚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监督职能和话语权,在教师选聘、职称晋升、人才计划推荐等工作中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制”。修订了教师长聘岗选聘申报条件,给予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和教学优秀人员长、准聘岗推荐评审政策;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进院士退休改革,修订职员职级晋升办法,规范人才派遣用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管理、科研财务助理管理。

2.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引进讲席教授2人,投入2亿多元建设29个青年科学家工作室,新聘长聘岗教师87人、申报准聘岗教师157人;继续实施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教学拔尖人才计划、重大项目突出贡献人才计划。引进青年拔尖教授3人、准聘研究员3人、副教授8人,聘任师资博士后41人。承办全国博士后论坛1次,举办“科学家讲坛”17期、“青年学者论坛”8期、“国际青年学者神舟论坛”1次。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人获评高校创新创业先进个人。

3.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3人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入选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卓越青年计划,15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6 人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入选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获省教学名师奖,4人入选龙江科技英才。一批教师荣获 IEEE 工业应用学会杰出成就奖、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十大“创新女性”、中国优秀青年室内设计师、“龙江楷模”等荣誉称号。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1人、国际水协会厌氧专家组主席1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1人。

4. 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涌现。8人获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4人获聘长江学者青年学者、6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9人入选龙江学者青年学者、2人入选龙江科技英才青年拔尖人才;7人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4人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资助,115人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34人获特

别资助(全国第3位),43人获批国家公派留学资助,55人获省博士后专项资助。

(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2018年,我校坚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支撑能力,彰显助力科技强国新担当。

1. 科研产出又有新突破。刘永坦院士荣膺我校首个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国家奖8项、省部级奖39项;获中国专利奖6项,包括我校历史上首个金奖和首届银奖,连续两年12项获奖,居高校第1,有效专利突破 7000项、居高校第3;荣获“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届获此殊荣的高校。各学科高影响力期刊收录论文292篇,居高校第2,SCI影响因子前1/10 期刊论文537篇,高校第7,EI论文 3999篇,居高校第3,CPCI-S论文1428篇,居高校第3,SCI论文4011篇,居高校第十二位。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5 篇,居高校第 2,第一作者国际合著论文1000篇,居高校第8。7人入选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2018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 科研质量又上新台阶。科研经费持续大幅增长,获批国家自然基金360余项,工科领域(工程与材料学、信息科学)获批项目数高校第1;青年基金资助率44%、比全国平均值高20%,居高校首位。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项,居高校第4,优秀青年基金8项,居高校第10,重点类项目26项,创历史新高。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课题30余项,居全国高校前列。深度参与“火星探测和深空探测”、“XX02 工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国家重大专项。

3. 国防科研再增新业绩。承担“超宽卫星研制”科技委重点项目,总经费10.79亿元;成功发射“龙江一号”、“龙江二号”绕月微卫星,是全球首个将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的高校;牵头研制“快响卫星”、开创低成本应用卫星研制新途径;承担与国际同步开展的高轨**项目,使我国具备维修维护和轨道垃圾清理能力;完成火星车移动系统构型及转移机构构型设计,被中国火星车探测计划采用;成功研制嫦娥五号月面钻取采样正样产品。“星间激光通信”试验、“地波XX雷达”小型化获批立项,“逆合成孔径雷达”完成正样机鉴定试验,“XX 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获批科技委重点项目。

4. 平台建设又有新成果。“宇航科学与技术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95分通过验收评估,在38个协同创新中心中名列前茅;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5个省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新增“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网络空间安全国际治理基地”“污染物处理及能源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生物能源开发利用”和“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平台,3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组建人工智能研究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未来信息技术研究院、极地研究院等4个交叉学科平台。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臵”建设稳步进行,在深圳的拓展设施“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设施”进入可研阶段。

5. 社会服务又有新贡献。与中航工业、中核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中电科等军工集团深入合作,新增军品横向项目922个,合同额8.56亿元,到账6.82亿元。与鞍钢集团、华为公司、奇瑞汽车、中国一重、安恒公司等领军企业全面合作,组建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哈电集团-哈工大联合创新研究院、航空航天金属材料联合实验室、金属材料焊接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企业合作项目846项、合同金额4.24亿元。省工研院在孵企业108家、孵化毕业企业25家、新增投资3.27亿元,机器人、焊接、大数据、环境等企业带动投资12亿元。加入“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技术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等产业、学术联盟。

6. 军民融合又有新作为。北京军民融合研究院推进军民融合项目14项,经费1.1亿元,为欧比特公司研制“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并成功发射,成立卫星技术公司,主动融入黑龙江省北斗导航及卫星应用产业。与军事科学院,黑龙江、江苏、重庆、山西、湖南进行军民融合产学研合作,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高教学会军民融合教育分会。在军民融合领域牵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应急管理

项目1项,在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中获1金1铜,是唯一获得金奖的高校,10余项技术、产品亮相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

7. 学术交流又有新亮点。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航天大会、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首届中国-俄罗斯科技论坛、第四届中国-乌克兰科技论坛、第七届国际结构控制与监测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第四届“两弹一星”国防论坛、“太空与海洋”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传热学学术年会等50余场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与活动,与会学者涵盖美、欧、亚、大洋洲

在内的 60 余个国家及地区。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2018年,我校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历经百年发展历程积累形成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文化,打造百年名校厚重底蕴新名片。

1. “四进四信”课程建设取得新成效。基于2015年启动的“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专题课程”项目,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课程”(2018年更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辅导课)建设,形成了一支名师队伍,覆盖1.5万余名本科生,课程质量和建设经验受到上级肯定。1人获评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人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 2017年影响力提名人物”。

2. 校训文化持续深入人心。实施“校训文化育人”建设项目,投入3000万元扩建航天馆、“两馆一园”年均接待5万人次,组建了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宣讲团,宣讲新老哈工大“八百壮士”爱国奋斗故事11场。完成了1954年至2009年的纸质《哈工大报》、1996年创刊以来的31期(本)《哈工大人》的电子化,对哈工大电视台1984年开播以来留存总时长近3400小时、5000余盘、近900期的录像带进行了数字化,对上世纪50年代相关史料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材料搜集,制作了10余部呈现哈工大校史校训整体特色、典型人物、典型场景、典型故事的微电影。离退休职工“正能量”宣讲团获评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3. 文化空间清朗和谐。着力开展“网络舆情研判”建设项目,紧紧围绕网络文化“清朗”计划,持续完善利用大数据技术、社会计算技术开展网络文化研究、网络舆情研判、网络空间净化的工作机制,构建形成了“传统人工监测+智能化舆情监测系统”的“双通道”舆情分析研判体系,提升了舆情信息采集广度、采集频度、自动研判精度,助推校园文化氛围健康有序、文化空间清朗和谐。

4. 人文艺术氛围进一步浓厚。继续实施“人文艺术育人”建设项目,培育了涵盖“历史与文化”“人生与发展”“艺术与审美”“语言与文学”等8大方面的179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推进建设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建了 3 个革命文化教育培训基地,组建了“京剧社”“茶楼相声社”“管弦乐团”“机器人舞蹈队”等10余个文化展演类社团,打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月”系列活动、迎新晚会、毕业晚会、新年晚会、马祖光纪念晚会等10余个文化育人品牌,持续推动

学校文化艺术类社团繁荣。学生社团MUSICA室内合唱团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A级评定(金奖)。

(五)国际合作交流

2018年,我校坚持深化合作、精准对接、注重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构筑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

1. 实质性国际交流合作更加频繁。新签署校际交流协议32个,出访团组1818个、3994人次,同比增长13.6%,资助教师参加国际会议307人次,举办国际会议33个、参会专家8125人;出国(境)学习交流学生 2216名,同比增长5.2%,获批国家公派研究生283人,连续5年全国前4。留学生3414人,同比增长9.5%,来自128个国家,学位留学生1746人,硕博率62%,创历史同期新高;港澳台师生来访1500余人,位列内地(大陆)高校前列,来访外宾突破2000人。

2. 与“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卓有成效。与俄罗斯、乌克兰等20余个“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科技合作与人文交流。加入“北极大学联盟”,成立“北极环境与生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污染物处理及能源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举办首届“中俄科技论坛”和第四届“中乌科技论坛”。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吸引中俄精英大学63所、举办科技人文交流8场,参与人数7650人;“中俄合作高寒地区公路技术”首次进入乌克兰公路市场,稳步推进与莫斯科航空大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等项目

3. 外专引智工作继续处于全国领跑梯队。新增“111”引智基地1个,共计9个,居全国第1,新增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1人;获批外国专家局文教专家支持计划经费1980万元、全国第3、比上年增加 20%以上;聘请外国文教专家630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次、图灵奖获得者2人次、菲尔兹奖获得者1人次、院士20人次;对俄对乌合作专项专家项目12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8项;授予境外教授名誉学衔13人。

4. 院系国际交流特色项目精彩纷呈。数学系举办了“国际人工智能暑期学校”,吸引500余名学生参加,其中国际学生占12%;化工学院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队伍21支;环境学院与北极圈高校在斯瓦尔巴联合主办了“寒冷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国际暑期学校,为我校加入北极大学联盟奠定基础;土木学院主办了“2018亚洲-太平洋-欧洲智能结构技术暑期学校”,吸引力了来自来自9个国家的29名国际学生参加;电信学院以“中智ICT联合实验室”为基础获批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5. 校园国际化氛围更加浓厚。打造“世界文化节”“国际文化嘉年华”“中蒙俄大学联合暑期校园”“港澳台小卫星学者计划交流营”“留学生汉语演讲大赛”“‘留动哈工大’中外学生阳光趣味运动会”“‘发现中国’国际学生夏令营”“‘探索中国’英文暑校”“‘世界手牵手’中外学生文艺晚会”“‘哈工大星’中外优秀学生夏令营”等中外学生交流活动品牌20余个;成立来华留学生工程创新实践基地,举办来华留学40年教育展,加强了中外学生融合,营造出浓厚的校园国际化氛围。

三、制度建设

(一)组织领导

1.以党的领导统领“双一流”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忠诚履行“四个服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新思想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对标十九大精神修订了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对标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校准了教育综合改革方向,以党建工作促进“双一流”建设。哈工大党委入选全国首批10所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入选全国 100 个标杆院系的院党委1个、样板支部2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人,曲拥措姆志愿服务工作室及所在党支部工作事迹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并受到中宣部、财政部、教育部联合督查组肯定。

2.以现代大学制度保证“双一流”建设。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章程》为基本遵循,修订了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三重一大”等制度,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学校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学院主体地位和各级行政部门服务职能,优化机构设臵、理顺机关职能,编制《党政职能机构权利清单和职能清单》,以组织结构控制为着力点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师生服务中心,加强服务质量意见征集和反馈机制,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具体承办、纪检监察部门检查、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教职工全员参与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格局。

3.以社会参与机制助力“双一流”建设。不断强化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与合作,主动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密切合作、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新局面。黑龙江省“十三五”期间统筹安排各类项目和资金20亿元,助推哈工大“双一流”建设;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十三五”期间统筹安排各类项目、政策、资金10亿元以上支持学校发展建设。构建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推进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哈工大(北京)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哈工大惠州国际创新研究院建设。

(二)考核评价机制

1. 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评学、评师、评课、评专业、评院系、评学校等多维度质量评价机制,将学生学习成果、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学生满意度等作为学习成效重要考核要素。建立课堂反馈、课程反馈、大学四年反馈等学生学习和发展多层闭环反馈制度,制定《关于教师教学时数的规定》《本科课堂教学准入、认证及退出管理条例》《教学贡献奖励实施方案》等制度,全面评价院系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成效。建立以能力需求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督、学位论文过程监控、导师责任意识强化和导师能力提升的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导师人才培养质量档案及导师队伍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质量意识从“问题检查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

2. 在教师考核及职称评聘方面。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注重考核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构建以岗位聘任制度体系为基础的考核评价激励体系。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结合学科发展定位和实际,实行分级、分类考核评价,建立多元化分级、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岗位职责分为基本岗位职责和关键业绩岗位职责,分别进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形成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以创新平台为依托,以5年为周期对创新团队整体评价,实行科研团队整体评价机制。

3. 在学科评价方法和调整机制方面。按照学校与院系“各有分工、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原则,在推进“2511”一流学科(群)建设计划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制度机制上激发学科争创一流的动力,不断产生新的高水平学科增长点。通过学科诊断性国际评估,对学科发展现状、水平及问题做出客观评价。本年度论证校级竞争项目46项、学科自主建设项目100余项,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流学科的国际评估。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对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如: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管理服务体系尚不完备,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流师资的新机制尚不完备,领跑国际科技前沿和服务社会的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还不到位,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实质性合作偏少,组织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将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立德树人根本为任务,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以学科为基础。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办学理念,转变发展模式,调动各种因素,加强多方协同。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确保全面实现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